中国水暖网 - 水暖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资讯 | 热点新闻 | 合同文本 | 工程方案 | 日常知识 | 展会信息 | 政策法规 | 成功故事 | 富二代视点 | 富豪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智能机器人将“上岗”泉州水暖业 向无人车间迈进
4.biz | 商业搜索

智能机器人将“上岗”泉州水暖业 向无人车间迈进

信息来源:shuinuan.biz   时间: 2013-11-22  浏览次数:4589

    一提起机器人,人们可能会最先联想到变形金刚。事实上,机器人并非只能存在于虚幻的电影世界,而且多数没有荧屏上的造型那么美观,尤其是产业机器人。记者近日从业界了解到,智能机器人即将在泉州水暖业上岗,负责水龙头抛光,虽然“其貌不扬”,智能化水平却很高。

    水龙头目前最依赖人工的工序就是抛光,而且用工紧张。为了破解这个难题,不论水暖卫浴企业还是机械设备提供商,都在想办法引入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工。从高价购买到自主研发,泉企为此没少投入人力物力,但是自主研发进程太慢,外来设备又时常难以适应款式翻新的生产需求,水暖产业的智能自动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这样的格局将很快被打破。”业内人士透露,今年以来,泉州企业正在尝试引入国际先进技术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方式,生产国际领先水平的智能自动化抛光机器人,有些企业甚至进一步延伸工业机器人产业链,试图进入家庭智能护理领域。

    “最快明年,泉州水暖企业的智能自动化水龙头车间或将成为现实。”业内人士称。

    产业机器人需求大增

    “十二五”是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性转折点,市场需求呈现井喷式发展。2012年5月,国家工信部发布《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迎来战略性的发展契机。

    “机器人的发展和普及,是国家科技基础和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厦门沃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岑利泽说,近年来,全球各国都在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推广更是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制造业升级要求趋于强烈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市场的机器人需求正在快速上升,预计到2014年将成为“全球最大”。
    “水暖行业真的十分需要智能化生产线的补充。”岑利泽说,回归到本地产业,面对欧美国家制造业回归和工业化的围堵,加上人口红利的消退,包括水暖卫浴企业在内的众多制造企业正全力推进工业机器人“中国制造”。

    购买外国技术再“泉州化”

    “这几年太苦了。”福建闽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蔡金泉说,近几年他日夜颠倒地往返于意大利、德国等十几家国际公认的全球抛光机器人生产水平最高的企业,带着一个技术人员、一个秘书,组成三人特别行动团队,一家一家地找人谈合作。经过半年多的磨合,今年他们终于在上海与意大利的设备生产厂家签订了技术转让合作协议。

    “样机下个月就能出来了,与科勒等知名水暖卫浴企业的合作计划也在同步推进。”蔡金泉说,他从商20多年,长期从事水暖检测仪器及抛光机器的生产,2009年看中了未来智能化全自动工厂的前景之后,开始投入资金立项生产智能机器。当看到业界有些企业花重金购买进口抛光机器人却因不适应本地产品生产而时常搁置时,他觉得很可惜。相形之下,意大利等国家的抛光机器人已经推广使用了20多年,技术成熟且稳定。蔡金泉由此决定采用“技术转让”的方法,引进最先进技术,自行生产升级智能工业机器人。

    “升级主要体现在破解国外引进机器人‘水土不服’的问题。”蔡金泉打比方说,企业此前购买的机器人设置的程序只能抛光A、B、C、D几款水龙头,与国外市场不同,国内经常需要更新水龙头的外观,因此面对E、F、G型水龙头时,外国的机器人就傻眼了。为了破解这个难题,他们对外买技术,对内则找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内的智能控制研发团队,让原本致力于航天技术研发的高端技术人才帮助他们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目前双方的技术磨合已经到位,随着下个月样机的出台,智能机器人很快就将推广到生产领域中。

    “虽然科勒与TOTO都是国际品牌,但是他们在国内的生产工厂的自动化水平其实还不及泉州本地水暖企业。”蔡金泉说,他们现在正在与科勒还有TOTO等国际品牌洽谈下一步的合作。蔡金泉分析了自产智能机械人的前景:首先有国际最领先的稳定技术水平,其次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及时到位,再次还能随时植入本土创新基因,拥有智能化适应功能,从产品提供到综合服务可以为企业降低30%左右的成本。除了抛光机器人之外,他们还运用同样的方法研发了与水龙头抛光相结合的清光智能自动化设备,三个抛光机械手加一台清光自动化设备就形成智能自动化水龙头生产线。

    向无人车间目标迈进

    日前在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的赛道上,两架机器人跟着队伍一起跑动。“这是我们研发的机器人。”岑利泽说。相比蔡金泉,岑利泽的野心更大,五金水暖配件起家的他不但要生产智能化抛光机器人,还要延伸运用机械手原理,生产可以端茶送水跑步的机器仆人,甚至是体检医疗智能机器人。

    “企业自行购买或是自己研发的抛光机器人存在一些弊端,作为产业链的配套企业,我们也看好这个行业的前景。”岑利泽说,他们研发的针对水龙头配件的抛光机器人也将在下个月下线,为了让机器人真正拥有智慧,适应产品多样化的特点,其抛光机器人的核心技术是压力自动补偿系统,通俗一点说就是机械手会根据压力大小,自行判断水龙头配件的形态加以抛光。

    “不管是什么形状的水龙头它都能适应。”岑利泽说,明年他们将加大力气从事水龙头主体抛光机器人的升级与生产,如今他正在申请各项知识产权。与蔡金泉不同的是,他没有向国外购买技术,而是直接嫁接中科院的国内顶尖科技人才,共同研发生产。“我们和中科院合作的‘意杰—中科院先进院智能机器人联合实验室’已经揭牌。目标是力争在5年内建设成我国机器人产业的产品制造、品牌推广、创意和市场中心,带动地区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成功转型。”在岑利泽的发展蓝图上,未来他们的核心智能机器人年产值将拥有超过30亿元的容量。“我向他们布置了十几项作业,其中包括了抛光机器人,还有其他各类机器人的研发。”岑利泽说,他希望自己的抛光机器人产品能够先在本地产业中得到推广运用,下一步他打算先生产十部机器人,借用给本地水暖卫浴企业使用,先试用再买单。今年十部,明年百部,他相信很快泉州水暖产业将率先逐步实现局部无人车间的目标。

    破解水暖

    用工难题

    泉州发展步伐走在前列的是鞋服企业,智能化自动车间的概念并不新鲜,但是为何装备制造商对于水暖行业的智能自动化进程会如此执著呢?追根究底还是人力成本及招工问题。

    据了解,泉州是水龙头之乡,众多规模化企业拥有少则2000名,多则四五千名的水龙头抛光工人。由于工作期间会产生粉尘且十分辛苦,多数年轻人不愿从事这项工作,现有从业者大多是“60后”、“70后”员工,虽然该工作的工人月薪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工人数量却逐年锐减。

    “与大件洁具的隧道窑全自动生产模式不同,水龙头长期无法摆脱人工限制。”相关企业主说,早几年有些抛光工人还会结成联盟,刻意拉高工价,或是直接威胁监工降低检测标准,这些个别行为导致了不良的影响,影响了产品质量。因此无论是从企业产品水平的高标准要求出发,还是基于人工成本的考虑,智能化机器人的加盟都将是无可阻挡的潮流。一个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可以抛光款式相对较简单的水龙配件共计300个,一个机器人每天可工作24小时,工作量是工人的3倍,1个工人可以看管两台机器,一个机器人正常可工作10年。按目前抛光普通工人月薪7000元计算,一个工人每年的各项支出在10万元左右,如果工作10年就是100万元,而一台智能机器人的支出与此相当,工作量却抵得上人工的3倍,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伤及其他意外的花费。

    根据测算,南安四大水暖企业便拥有万名以上的抛光工人,那么智能化机器人出现是否会令他们丢了饭碗呢?“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业内人士分析,替代作用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只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技术也需要不断地适应,比如先替代20%人力,再替代50%直至100%。而在其他小微企业里,一些专门生产低端水龙头的企业可能在今后很长时间里依然要依赖人工抛光技术。

    “预计最快也要五年之后,抛光机器人才可能在规模化企业中得到全面普及,而这一切还要依赖于现有厂家提供的智能机器人的技术表现。”业内人士认为,从2010年开始,便不断有企业自行尝试开发生产智能自动化水龙头生产线,相信三五年后就可以在企业车间里看到,三五位员工看管众多机器人上班的情形,实现局部无人车间概念。德国有些企业已经可以实现真正的无人车间,在那里连灯都可以不用开,泉州水暖产业距离绝对化无人车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水暖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