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暖网 - 水暖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资讯 | 热点新闻 | 合同文本 | 工程方案 | 日常知识 | 展会信息 | 政策法规 | 成功故事 | 富二代视点 | 富豪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展会信息 > 上市险企年报评析:待春江水暖,险企先知先行
4.biz | 商业搜索

上市险企年报评析:待春江水暖,险企先知先行

信息来源:shuinuan.biz   时间: 2023-04-04  浏览次数:41

本文作者系万云

3月的最后一天,上市保险公司年报落下帷幕。看待保险公司的长期价值表现,一是着眼于资产负债两端的表现,二是看其业绩的长期增长势能。

年报数据显示: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五大险企的营收水平与管理水平相当;投资规模显现不同程度增长,投资收益率普遍下行,但下行幅度不大,仍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同时,各家险企也在积极挖掘市场回暖带来的机会。个险营销规模人力同比减少,但业务品质得到提升。

在艰难的2022年,头部保险公司都表现了与时代共命运、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服务实体经济的价值。2023年,头部保险公司表示,充满信心、责任和担当来服务国家战略、让金融业务发展与创新成果惠及百姓生活。

中国平安:与时代共展画卷,实现公司可持续增长实力

在上市保险公司中,每年年报发布期,中国平安保持着“第一”的姿态。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483.65亿元,营运净资产收益率达17.9%,向股东派发全年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2.42元、同比增长1.7%。截至2022年12月末,累计投入约7.89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平安全面升级绿色金融行动,通过在绿色保险、绿色投融资、绿色信贷等领域探索创新,支持绿色经济转型和产业链升级。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平安绿色投融资规模达2823.63亿元,绿色银行类业务规模1820.89亿元;2022年全年绿色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51.05亿元。平安预计到2025年绿色投资与绿色信贷规模达4000亿元,绿色保险保费总额达2500亿元。

2022年年报中,平安宣布持续提高现金分红,注重股东回报,向股东派发全年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2.42元,同比增长1.7%。

近十年,平安持续推进综合金融战略,围绕一个客户、N个产品的"1+N"服务模式,客户交叉渗透程度不断提高,其营运ROE(净资产收益率)近年来保持在18%左右,2022年是17.9%,增长质量较好。ROE体现了公司治理水平和“节支、降本、增效”等改革措施的成功实现。

年报发布会上,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表示:“平安过去20年保持了20%的业务利润持续增长,当然未来要保持20%不大可能,但双位数增长是可以的,是可持续稳定的增长,而不是大起大落。”

中国人保业绩与往年相似,非财险业务仍乏善可陈

2022年,人保财险实现了保费和净利双增长。保险业务收入4875.33亿元,同比增长8.45%;净利润265.47亿元,同比增长17.5%;人保寿险2022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927.02亿元,同比下滑4.28%;净利27.06亿元,同比大幅减少34.7%。

从集团角度看,2022年,中国人保实现保险业务收入6258.09亿元,同比增长6.9%;实现归母净利244.06亿元,同比增长12.8%。投资端方面,集团2022年实现总投资收益552.65亿元,同比下降12.4%;总投资收益率4.6%,较2021年下滑1.2个百分点。

年报发布前,中国人保一把手发生人事变动,前董事长罗熹因年龄原因于2023年3月辞任,此前,在他任职期间,集团及下属多家公司董事长了只由罗熹一人担任,他在任期间,对人保寿险、人保财险也进行了一系列人事变化。这些变化是否会影响中国人保的业务发展,仍有待观察。

中国太保仍在转型中,全年经营先抑后扬

2022年,太保产险实现了市场份额的上升,综合成本率下降,达到10年最优。太保产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703.77亿元,同比增长11.6%,综合成本率97.3%,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责任险、健康险、农业险等新兴领域保持较快增长。

2022年,太保寿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253.43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新保业务同比增速达35.8%;寿险营运利润308.35亿元,同比增长9.1%。

从集团经营的角度看,太保经营业绩表现为先抑后扬。中国太保集团董事长孔庆伟表示:“质量方面,产险续航,寿险‘长航’开局,寿险关键指标去年下半年以来呈现向好趋势,资产管理保持稳健。”

“2022年,我国经受了世界变局加快、国内经济持续下行等多重考验。保险行业面临深度转型,新增长动能亟待拓展,新发展模式尚待建立,对险企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太保集团总裁傅帆认为,“在这种背景下,太保寿险坚持长期主义,持续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动‘长航行动’落地,驱动发展模式转变,成效逐步显现。”

中国人寿科技赋能业务显效应,净利润下降未影响股价波动

中国人寿董事长白涛在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说,2022年,中国人寿坚守保险本源,有效发挥风险保障、资金融通、财富管理等功能作用,经营态势稳中向好,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提升。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在全国拥有36家省级分公司,323家地市级分公司,它在支持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服务养老需求、增加普惠保险覆盖面方面表现了它独特的优势,也给整个保险行业的金融服务功能带来市场好口碑。

2022年,整个保险行业保费收入增速放缓,但中国人寿关键业务指标及全年保费收入保持稳健,综合分析,可以看到科技赋能业务的“乘法”效应,目前,由寿险APP、官微、小程序所构成的线上服务平台矩阵,截至2022年12月底,注册用户达到1.29亿。

2022年,中国人寿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20.8亿元,同比下降36.8%。虽然中国人寿净利润低于预期,但计划派发每股0.49元人民币的全年股息,意味着派息率为43%,高于其约35%的历史派息。展望未来,中国人寿表示将坚持有效队伍驱动业务发展,“稳中固量,稳中求效”。

截止3月31日,中国人寿7日股价表现稳定,未出现大幅波动。

新华保险资负两端反差明显,新业务保费明显下降

“坚持资产负债双轮驱动,坚持探索高质量发展道路”的新华保险仍在探索路上。其长期险业务发展和投资端情况备受关注。

负债端,新华保险在年报中披露:“2022年保费收入1,631亿元,其中续期保费1,197亿元,同比增长2.5%,占总保费比例为73.4%。”这组数据从另一方面说明其新业务保费大幅收缩。综合新华保险2022年年报信息显示,长期险首年保费出现收缩,健康险长期险首年保费收入腰斩,10年期以上产品的期交保费增长乏力。

2022年,新华保险的净投资收益率4.6%;新华保险资产管理业务2013-2022年10年平均总投资收益率5.4%,高于负债端的总成本。截至2022年末,新华保险总资产超过1.2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3%;新华资产受托第三方资产管理规模达4,796亿元,同比增长48%。

究其投资策略,公司负责人表示:“从战略配置角度,公司持续配置长久期地方债、国债等利率债品种,拉长资产久期;同时灵活把握债券的交易性机会,波段操作。另外,在金融产品的配置上,继续围绕绝对收益目标要求寻找风险收益满足要求的项目进行配置,并通过多种手段坚决避免和化解各类潜在风险。”

公司拟任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李全特别提到,新华保险在港股投资方面坚持高股息策略,持续挖掘港股市场这一价值洼地,其港股通规模有300多亿元,2022年第四季度取得了高于市场水平的成绩。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水暖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