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十二圩地区流传着一句谚语:三月二十四,八鲜齐上市。这里的八鲜就是春季生长在当地江滩上的八种野菜,号称“洲八样”。这颇接地气的“洲八样”既是大自然的馈赠,又是让人们大快朵颐的珍馐。

一早,仪征十二圩蒲新村村民常秀华和薛义进来到长江边的一处滩涂采摘“洲八样”。所谓“洲八样”,指的是芦蒿、芦笋、野茭白、马兰头、洲芹菜、鲢鱼苔、柴菌和地藕等野生蔬菜。由于采摘地芦柴丛生,道路泥泞,村民必须穿上一身防护的行头。

“
“要戴手套、戴护袖、要穿球鞋,路不好走,全是芦柴,戳人。”

这不,刚在滩涂转悠了一会,常秀华就有了收获。
““这个就是芦笋。拔芦笋,它往哪边倒,你往哪边拔,拔不了根。”

常秀华说,这些野菜通常生长在芦柴的缝隙间,很难精准辨认。拿芦笋来说,就得“闻其味”,“观其形”。

“
“芦柴有味道呢,臭味。芦笋是香味,芦柴叶子前面是尖尖的,芦笋叶子是长长的。”

没过多久,两名村民先后采到了洲芹菜和马兰头。短短一上午,口袋里就装满了十几斤野菜。村民薛义进感慨:在上世纪60年代,“洲八样”曾是当地村民的“救命菜”。而随着时代进步,以前的“救命菜”逐渐成为绿色无公害的“健康菜”。

“
村民 薛义进:那时候就是把叶子摘摘,用盐拌拌,油也少,弄一点面粉洒在里面拌拌,就把它当主粮了。现在生活条件高了,老百姓嘴吃腻了,弄一些野菜调剂调剂。
新采的“洲八样”也是应季的“抢手货”。最高时,可卖到20元一斤。再经过大厨的妙手烹制,“洲八样”便立马蜕变成色香味俱佳的美味。

野洲芹炒豆瓣、野芦蒿炒臭干、松子马兰头...如今,一道道乡土味十足的“洲八样”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食客前来品尝,逐渐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
“
上海游客 胡女士:我觉得开春,春天吃这些绿色的菜肴,就觉得很爽口、很美味。

“
南京游客 邓先生:就是要来吃一下地方的特色,吃是一方面,还有就是拍照,发朋友圈。

“
饭店厨师长 韦广财:每天每顿至少都要走到大几十份,一百份的样子,人家来都是冲着这个野菜,洲八样来的,说这个是过去的老味道。